close

免費 

「免費午餐」人人愛,我們會排隊去拿一杯免費飲料,預存話費以得到免費的手機,網路帶來的資源分享更是將「免費到底」例如:爭相使用免費的Google服務、淘寶的免費服務等等,可以說,網路讓免費形成一種更強大的力量,這也是網站經營者不能不正視的現況。

「免費」其實不是網路時代才有的特色,從吉列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它是如何善加利用這股力量的。

1895年,金•吉列(King Gillette)還是一個灰心喪氣的發明家,一天早晨,這個失敗的軟木瓶塞推銷員刮鬍子的時候,握著已經破舊的不能再磨的剃刀突發奇想,為什麼不用薄薄的鋼帶製造刀片?與其浪費時間維護刀片,還不如等到它們變鈍時直接扔掉。經過多年的實驗,他的可更換刀片剃鬚刀在1903年問世。可是,好點子並沒有帶來好銷量,那一年,他只賣出了51副刀架和168枚刀片。

隨後,吉列的一系列行銷策略堪稱經典。他不惜血本地將數百萬剃刀低價賣給軍隊,以期士兵們在戰時養成的剃須習慣能夠延續到戰後。他將刀架賣給銀行,後者將其作為禮物派送給新儲戶。他的剃刀無所不在,和箭牌口香糖、咖啡、茶葉、調味品以及糖果等捆綁銷售。吉列的免費贈品帶動了很多配套品的銷售,更是幫了吉列的大忙。僅有刀架是不夠的,通過發放剃刀,他創造了人們對可任意使用刀片的龐大需求,數十億的刀片隨之被賣出。僅僅只用了一年,他就已經售出了9萬副刀架和1240萬枚刀片。

吉列開創的行銷模式為後來的商業社會帶來了寶貴的經驗。如今,這個被經濟學家稱為「交叉補貼」的定價策略幾乎在所有產業都已司空見慣:派送手機,通過月度定制通話費贏利;廉價出售遊戲機,但高價售賣遊戲軟體;免費為辦公室安裝咖啡機,便可以將昂貴的咖啡賣給管理人員。這些滿天飛的免費品意味著,你可以免費獲得一件產品,只要你購買另一件,或是願為某項服務付費,而後者恰恰是真正的利潤和收入所在。

吉列這個最簡單的免費模式被《連線》雜誌主編克裏斯•安德森用來作為例子,在他看來,“過去100年來這種模式只是前奏,經過十多年來資訊技術的推波助瀾,真正的免費經濟時代即將拉開帷幕。”繼2004年《長尾理論》大熱之後,克裏斯•安德森計畫在2009年出版他的另一本書——《免費經濟學》(在最近的Google會怎麼做?這一本書中也有提到)。

安德森所稱的“免費經濟學”(Freeconomics),不再是交叉補貼那樣簡單的免費商品的成本轉移(轉移到另一件商品或後續服務),而是免費商品本身成本極大的降低,趨近於零。在新的免費經濟時代,免費由最初作為行銷手段,逐漸演變成整個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核心,越來越多的東西不需要付錢。

事實上,Google的所有產品或服務都對消費者免費,從Gmail到Picasa,再到GOOG-411(免費語音本地搜索服務)。其2004年推出Gmail免費郵箱時空間高達1GB,而當時雅虎25MB郵箱還需要交錢才能用。從那之後,Gmail的空間容量每秒鐘都在增加,現在已經達到了6GB。去年,雅虎只能宣佈其旗下的免費郵箱服務將提供不限容量的存儲空間。

免費的當然不止是郵件和搜索引擎服務。2007年,《紐約時報》走向免費,過去28年來的報導和文章都可以在網上看到;今年,《華爾街時報》的許多內容也將免費。全世界遊戲產業增長最快的是免費線上遊戲——史玉柱的《征途》;2003年推出以來一直堅持免費的淘寶網,如今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線上零售網站;就連新推出的台灣樂天,也開始使用免費模式,試圖與台灣YAHOO拍賣一決高下。

安德森甚至更加樂觀地預測,被互聯網技術浪潮所席捲的任何事物都將走向免費,至少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那些產品會是如此。先是記憶體,然後是帶寬(免費的YouTube),再到處理器(免費的Google),甚至可能波及到一切領域——免費是一種必然宿命,而不是一種選擇。(讓我想到未來的雲端運算,最後用戶只需一台很便宜的終端機加上螢幕,其他的都在網路上全部解決)

也許看到這裡,各位網站經營者也計畫要準備開啟免費的戰爭,且慢!在開放你的服務面費之前,一定要要記住,成功的免費模式背後蘊藏的「無形價值」才是重點,如果你的免費模式充其量只是單純的把現有收費產品變成免費,但後續卻無法產生更大的免費網絡效應,例如更多的流量、相對應的廣告收入、持續性的品牌效應。那要仔細思考你的免費策略是否真的有效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bmarke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